欧元区正面临成立以来的最严重挑战。对比当下的欧债危机与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可以发现,这两次危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上次危机最终以英镑、意大利里拉等货币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机制为代价。本次危机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据“欧元之父”蒙代尔所言,应对本次危机只有三条出路,即首先是财力充裕的国家对资金紧缺的国家实施援助以避免其陷入破产;其次是后者要将福利项目调整到与其财力匹配的水平,实现预算平衡,以赢得其他成员国的支持;中长期要在欧洲建立一个超政府的财政机构,以弥合欧元区管理结构上的裂缝。
两次危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通过历史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欧洲一体化道路上的这两次危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欧洲货币危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固定汇率制度面临挑战。
欧洲汇率机制于1979年创立,旨在限制欧盟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波动。1979年成立之初,参与欧洲汇率机制的仅有前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及爱尔兰八个成员国。其后,西班牙于1989年6月,英国于1990年10月,葡萄牙于1992年4月加入了EMS.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爆发前,欧洲货币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固定的、可调整的汇率制度。该汇率制度以欧洲货币单位为中心,让成员国的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挂钩,然后再通过欧洲货币单位使成员国的货币确定双边固定汇率。
当时,每一成员国的货币与ECU中心汇率上下波动幅度被设定为正负2.25%,而对于西班牙比塞塔、葡萄牙埃斯库来说,这一浮动比率可达到6%。在ERM中,德国的位置极其类似于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地位,德国货币马克是最为稳定的非官方利率。
鉴于德国马克是欧洲货币体系中最强的货币,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货币与马克汇率的波动常常作为各国中央银行干预汇率的标志。
与当时的固定汇率体系相似,欧元的建立消除了欧元区内部对于汇率波动的担忧,但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则比1992年危机时却有了根本改变。
2、两次危机中德国面临相似境遇,但仍掌握着欧洲的方向。
通过历史比较,我们发现,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实力增强打破了欧共体内部力量的均衡。1990年,两德统一是欧洲汇率机制危机爆发的催化剂。由于当时的东德与西德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西德加大了对于东德的转移支出,促使德国政府财政赤字从5%上升至13.2%。而作为刺激政策的代价,通货膨胀不断恶化,德国不得不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抗通胀。1991-1992两年,德国的利率几乎上升了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如英国和意大利经济则一直不景气,增长缓慢,失业增加,更加需要实行低利率政策,提振经济。这样,货币市场的投机者不断把投机目标转向不断坚挺的德国马克,致使里拉和英镑汇率大跌,而德国也由于货币升值导致出口大受影响。
当时德国在危机的关键时点,缺乏统筹考虑,最终酿成了英镑、里拉等其他货币脱离了欧洲汇率机制。9月12日,意大利里拉告急,汇率跌到了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中里拉对马克汇率的最大下限。13日,意政府不得不宣布里拉贬值,将其比价下调3.5%,这是自1987年1月12日以来欧洲货币体系比价的第一次调整。
而直到此时,德国政府才出于维持欧洲货币体系的运行做出细微让步,14日正式宣布贴现率降低半个百分点,由8.75%降到8.25%,但这一举动显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德国宣布降息的第二天,英镑汇率一路下跌。16日,英国一天2次提高利率,仍无法帮助英镑止跌。最后,欧共体不得以同意英意两国暂时脱离欧洲货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