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从中期来看,中国应该推动美国改变对债务依赖的发展方式,回归到实体经济。从长期来看,国际社会应该致力于寻找新的货币“锚”,逐渐改变美元独大的货币体系,建立更适合新的国际经济格局的游戏规则。
中国6月份又增持了美国国债57亿美元。这条信息依然令不少人士意外。
“不增持美债,做什么?”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反问道。
即使没有美债危机,中国究竟该减持还是增持美国国债也一直是国内外争议的焦点之一。但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表明了中国对待美债的态度,中国4、5、6月连续增持美国国债,其中5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债增加了73亿美元。6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达到1.166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减持美债却是时下的另一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连续增持美债显得格外显眼。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们多数仍认为,短期看中国不会大幅减持美债,购买美债还是最好的选择。
“不需要跟着别人走”
美国财政部月度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6月份境外投资者减持美国国债幅度创历史之最。6月份私人境外投资者净买入中长期美国国债的规模下降183亿美元,打破了2000年6月165亿美元的降幅记录。日本是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6月份减持了14亿美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尹晨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太庞大。他表示,中国在美债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增持美债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目前来看,美债是唯一的选择。
对于连续三个月增持美债,尹晨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可能中国政府此前没有预计到美债危机的严重性;二是历史有类似的情况,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之后,中国对美债的持有不是减少,反而是增加了。这次或许也一样,中国因为是其第一大债权国,中国不力挺美债的话,受损最大的也会是中国,因此,标普调低了美债信用评级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短期内同样可能会增加;三是目前欧债危机更深,日本还未完全走出地震后的阴影,全世界的资金都在寻找避险渠道,但找不到比美元更好的选择。
左小蕾同样认为,增持美债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太大,“这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事”。她表示,美债安全性总体还是最高的。
对于国际投资者减持美债,中国却在增持的现象。左小蕾认为,不需要看别人的做法,跟着别人走。中国必须有自己的风险评估,作出自己的比较。
是增是减需从长计议
增持美债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左小蕾说:“不意味着什么,短期内没有高招可以化解。”
对次,尹晨表示,短期的小幅变化并不是很重要,要从中长期来看。另外,其他国家减持美债也有各国投资结构调整的因素。
接下来中国会增持还是减持美国国债,尹晨判断,可能会微幅调整,保持相对稳定。“主要看美国和欧洲的债务危机哪个更糟。”
尹晨分析,短期内中国不会大幅减持美债。因为减持会导致美债更加的贬值,对中国造成的后果和损失会很严重,外汇储备也会大幅缩水。
在他看来,中国与美国现在是同舟共济的关系,中国并不想美国的债务危机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危机,也不想美国经济二次探底。所以短期内中国需要配合美国,保持经济的发展。在政治和舆论上,中国会给美国施加压力,让其采取措施维护经济稳定,对其债务的安全性负责任。
这一点,从美国副总统拜登17日至22日来华正式访问可见一斑,奥巴马政府15日说,拜登在北京将向中方介绍美国一揽子减赤方案,并保证美国有能力应对美债等严峻财政问题。
左小蕾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和投资,需从长计议。从中期来说,中国应该推动美国改变对债务依赖的发展方式,回归到实体经济。从长期来看,国际社会应该致力于寻找新的货币“锚”,逐渐改变美元独大的货币体系,建立更适合新的国际经济格局的游戏规则。
长期来看,会不会减持美债需要看国际经济形势,尹晨认为,“可以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减少外汇储备。”
|